close

  南方日報訊 (記者/雷雨 通訊員/黃愛成)昨日,中山大學發佈《珠三角區域發展報告(2013)》藍皮書。該報告主編之一的中大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、博導陳廣漢認為,正在申報的粵港澳自貿區,將使香港、澳門長期受益,並助推兩地產業向高端升級。
  南沙前海橫琴開發可借鑒新加坡模式
  “申報粵港澳自貿區很有必要,這是真正深化改革的具體舉措。”陳廣漢認為。
  目前,粵港澳合作在CEPA框架下已經開展多輪合作,但受三地一系列體制機制及法律差異影響,CEPA在具體落地中還有許多亟待完善的地方,“而在珠三角找出一個完全適應CEPA要求的地方,轉變政府職能,打破行政壁壘很有必要。”
  陳廣漢指出,儘管目前的粵港澳自貿區是廣東單獨申報,但它將有利於港澳長期繁榮,也可輻射港澳以外的地區全方位參與。
  關於南沙、前海、橫琴的開發,陳廣漢建議,也可採用“政府推動、企業參與、共同開發”的新加坡工業園區模式,與港澳地區實現互利合作。
  粵港澳三地競爭合作並存
  “粵港澳自貿區建成後,珠三角與香港、澳門有競爭,但更多的是合作。”陳廣漢指出,三地各有特色,理應有分工。儘管香港的港口、機場等離岸貿易可能短期內受到衝擊,但香港可以藉此實現產業升級,很快找到新優勢。
  陳廣漢認為,粵港澳深度合作還面臨一些阻礙,比如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的博弈,自由經濟體制與政府主導造成合作理念差異,以及香港政治發展社會轉型等,這就需要三方進一步轉變觀念。
  而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持平認為,建設自貿區就意味著要改革。對廣東而言,改革包括釋放存量紅利和增量紅利。粵港澳自貿區既可以深化CEPA框架下的改革,也可建立負面清單管理模式,而一旦規則制定好後,對於市場高度自由、開放的港澳地區企業,他們可以很快找到新的優勢。
  不過,陳廣漢建議,粵港澳服務貿易合作已成為大珠三角區域合作的主要內容,服務業合作的制度供給不僅需要涉及市場準入的外部壁壘,更要深入到產業運行的內部制度,迫切需要一個更為開放、自由和法治的市場秩序及環境。
  從地方政府來看,建議廣東省政府逐步減少政府對服務市場的行政干預,同時在財稅、土地和信貸等方面,出台政策引導扶持,改善服務貿易自由化的步伐。  (原標題:“粵港澳各有特色,理應有分工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l94ylzvr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